新宝6注册代理-全自动打捆机网

新宝6注册代理-新宝6代理登录

新宝6注册首页   新宝6代理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13日 09:05
         日前,笔者今天从诸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获悉,《400总吨以下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诸暨内河船舶将严格按照“船上储存、交岸接收处置”的原则,加强现场监管,彻底拧紧向内河排放污水的“龙头”。
 
         
“新规”填补了现有400总吨以下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设施设备配备和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空白。同时,逐步与城市垃圾分类标准相统一,提升了‘船上储存、交岸接收处置’的可操作性。”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第5中队队长陈军每表示。
 
         
据了解,诸暨现有营运船舶208艘,运力12.7万吨;其中100总吨及以上至400总吨营运内河船舶168艘。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浙江海事局已结合“五水共治”相关工作,鼓励100总吨及以上至400总吨以下的内河船舶进行生活污水防污染改造,目前诸暨该类型的内河营运船舶防污染改造已全部完成。
 
         海事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规生效后,海事部门将严格按照船舶垃圾污染的防治要求,进一步督促引导辖区船舶完善垃圾污染的设施设备、垃圾分类管理;做到船舶排摸有重点、船舶改造有跟踪、船舶防污有监管,确保实现诸暨内河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船舶垃圾“全接收”,油污水、生活污水“零排放”,保障内河水域清洁,推进美丽诸暨建设。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9日 1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35.8万亿元,占GDP总量达到36.2%;我国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2036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26%,同比增长6.7%;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0%,居全国首位。
         
在日前召开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份份数字经济发展成绩单亮相,数字经济成为“热词”备受瞩目,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显现,数字贸易发展潜力彰显。
         
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数字经济进入迅猛的发展期,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也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和合作的重要领域。
         
“发展数字经济,我国拥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在2020年服贸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产业体系和1亿多个市场主体,不但可以分摊巨额初始投资成本,还能形成深度的专业化分工。除此之外,海量的数据资源优势,有助于构建人、网、物互联体系和泛在的智能信息网络。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给数字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新型基础设施会连接更多的用户,汲取更多的数据资源,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实现重大变革。数字化转型给零售、金融、旅游、内容等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
         
在新基建浪潮下,需要发挥数字经济在新一轮周期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引导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与企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倪光南指出,要加大数字经济研发投入和攻关力度,解决基础软件、高端芯片、核心元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发挥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新基建的概念、内涵及现状
         
“新基建”是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和“两个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以技术、产业驱动,具备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特征的一系列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总称。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基建”是相对于工业化时代传统的“铁公基”来说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现代产业体系结构方面,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上,而“新基建”就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正是顺应了我国现代产业发展的机构体系要求。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我国“新基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包括5G基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截止到2019年,我国已建设13万个5G基站,以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汇顶科技等为代表的中国芯片企业,在其细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达到65万台、工业APP达到1950个、工业模型数突破830个;数据中心数量约7.4万个,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占比达到12.7%。二是积极布局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主的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截止到2019年,我国已投运特高压工程累计线路长度27570公里、累计变电(换流)容量29620万千伏安(千瓦),中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里程达6730.27公里,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
         
新基建加速区块链应用和发展
         
一是5G与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多源海量数据上链提供强大支撑
         
首先,5G基站的建设是5G大规模商用的基础条件,并能够为移动用户和智能终端提供高并发、低延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网络。价值数据上链是区块链应用落地的核心环节,5G与区块链的结合能够起到快速催化的作用,移动手机用户和物联网智能终端将通过5G实现多源大容量数据的高速上传,区块链则可以通过扩容、压缩和加密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从而为产品溯源、数字版权保护、智慧城市建设、医疗数据共享提供技术支撑。
         
其次,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将在进一步完善单体工业内外网络和智能制造系统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工业制造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互联互通,建设垂直行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的完善和延展将为区块链应用提供更加丰富多源的工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真实可信数据,实现数据的精准采集和实时上传,有利于区块链在产业链协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领域、工业大数据共享等领域的扩大应用。
         
二是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的建设为区块链系统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首先,现阶段的数据中心建设存在高成本、低利用率、高延迟、低处理效率等问题,“新基建”中的数据中心建设将由大型的中心化数据中心向密集化、细分化、边缘化态势发展,将形成分布式的数据中心空间布局,更加有利于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的建设,也为中心化信息系统的区块链改造提供更加低成本、方便灵活的新路径。
         
其次,数据中心的建设往往伴随着计算中心的建设,强大的算力支撑将解决区块链节点计算能力不足问题,尤其体现在海量数据加密解密、共识计算、数据压缩、身份核验、智能合约运行的方面,为区块链应用落地提供基础保障。
         
三是人工智能的建设发展将加快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AI芯片制造方面,无论是云端算法和模型的训练,还是到云端的推理都离不开高质量、真实可信的数据支撑,区块链能够提供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数据归集和存储机制,将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数据保障。此外,区块链能够创新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开源商务模式,实现创新要素的流通与有偿共享。在计算机视觉方面,人脸识别、生物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将大量应用到区块链身份验证领域,成为节点身份可信和权限设定的重要技术支撑。在人工智能通用平台方面,区块链与大数据的结合将为平台提供安全数据存储、分布式数据管理、加密通信、智能合约等新型数据管理模式,提高平台安全性。
         
四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拓展区块链应用空间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将进一步巩固我国城市圈发展,为推进我国长三角、粤港澳、津京冀、长江中游及成黔渝五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城际交通的发展必然要打破交通数据壁垒,实现城际间的交通数据互联互通、互信互认,也为区块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2019年5月,长三角“沪杭宁合苏甬温”7城开展城际轨道交通一码通行区块链试点,乘客可获得跨城市顺畅便捷的轨交出行体验。随着城际交通的建设,区块链在跨城市、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将起到重要作用,数据通路的打通也有利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五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有望催生基于区块链的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建设的不断投入,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科技公司将投入充电桩建设中,“找桩难、充电难、支付难”的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缓解。然而各个企业所建充电桩无法实现互通互认,独立APP层出不穷,支付流程繁琐也为用户使用带来新的烦恼。未来,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充电桩公共服务系统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由汽车制造企业、充电桩制造商、租赁商、运营商、电力管理机构和监管机构打造的联盟链将实现一站式找桩、充电和付费,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体验。同时,区块链系统能够实现穿透式监管和能源调配,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22日 10:27
         
 
 
         近日,记者了解到自BICES 2021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以来,引起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报道,纷纷表达了对将于明年9月14日至1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的BICES 2021的热切期待,同时随着BICES 2021筹备工作的全面启动,咨询和报名企业络绎不绝,为更有针对性引导企业报名,记者就BICES 2021主题展区(展馆)设计规划方面向组委会进行了咨询,了解到本届展会有新设立的结合国家和行业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成果展区,也有一些是持续受到广泛关注的保留展区,和在往届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升级的特色展区。BICES组委会表示今后随着展会组织工作的推进,还将不断有一些新的内容会及时发布,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目前BICES 2021可分为以下展区:
         
一、工程机械科技创新成果展区:展区选题为“奋进新时代,铸就新辉煌”,主要展示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回顾、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成就、曾在历届BICES首发的产品和发布过程展示和一批在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产品、企业、事件、人物、项目展示四个方面。
         
二、绿色发展主题展馆:主要展示涉及工程机械行业包括绿色制造、绿色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减排及再制造和报废回收众多环节的设备和解决方案等。
         
三、大国重器主题展馆:主要展示盾构机等掘进机械和工程机械高端装备及施工解决成套方案。
         
四、高端配套件、强基工程主题展馆:主要展示工程机械各类配套件,包括液压件、传动部件、底盘、属具、工具,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装备等。
         
五、智能化及工业互联网主题展馆:主要展示智能制造技术与设备、智能化工程机械、智能技术与智能工程机械功能部件、控制系统及部件,以及工业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场景、工程机械大数据、物联网工程应用等。
         
六、其他特色展区:包括室外综合展区、应急救援设备及冰雪设备展区、地方重点区域装备展区、商用车及物流装备展区、工程机械文化体验区、智能化、数字化体验区、室外挑战演示区,以及其他特色展区等。
         
注: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简称BICES)创办于1989年北京,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为主导和中工工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共同主办,北京天施华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境内最早取得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的工程机械专业展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BICES始终致力于展示工程机械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法,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供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的商机,搭建与行业翘楚对话的价值交流平台和彰显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21日 16:25
         近段时间,有关部门频频强调加快发展新动能,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多地密集签约总规模均为千亿级的新经济重大项目。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也在加力驰援。业内指出,积蓄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成为稳经济重要着力点。进入四季度,地方或加码布局新基建、新消费,智能制造等有望迎来更大力度支持。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经济三季报显示,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5G建设、轨道交通这些新基建、新消费的带动作用在增强,“新经济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
         
事实上,不少地方新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攀升。北京市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新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经接近四成;此外,广东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三成。
         
进入四季度,有关部门和地方密集发声,强调更大力度挖掘新经济潜力。
         
10月12日召开的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视频座谈会强调,要加快发展新动能。积极调动市场力量,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新型与传统消费协同共进,以消费潜力释放更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围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遵循规律,扎实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挖掘更多新的有效投资增长点。
         
地方上也在密集部署。10月13日召开的上海市委财经工作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推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流量扩容增能,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流量提升壮大,大力培育在线新经济。要持续发力打造“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免退税经济”等。
         
10月18日,山东省淄博市政府在新经济发展大会上推出《关于支持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4-5个百亿级新经济产业新赛道,聚力打造一批全国知名、行业领先的新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全市新经济规模超过2000亿元。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动能有减弱迹象,要完成既定发展目标需要加快发展新动能,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强大内需市场,形成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发展新经济新产业,重大项目是“牛鼻子”。记者注意到,总规模均为千亿级的新经济重大项目,近日在多地密集签约。
         
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福建省共征集、梳理数字经济对接项目总计607个、总投资4392亿元,其中签约项目426个,总投资33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3%、31.6%,涵盖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前沿领域。
         
此前,成都市举行了新经济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涵盖绿色经济、流量经济、创意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包含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30余个新经济产业。目前成都市新经济签约项目已超过百项,计划投资总额近2000亿元。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经济重大项目批量落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他指出,虽然国内经济正加速复苏,但居民消费仍较疲弱,企业投资信心仍有提升空间。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对于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提振居民和企业家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经济重大项目批量落地的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也在加力驰援。工信部日前表示,将积极引导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对动力电池领域符合国家战略、具有优势的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给予关注和支持。珠海市日前发文要求,由市国资委牵头设立规模不少于1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全市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性、战略性和重大项目的引进,及本地企业并购、新(扩)建。
         
对此,高瑞东指出,一方面,产业转型基金可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促进作用,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重点支持基础性、带动性、战略性特征明显的产业领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结合,加快形成产业聚集合力。此外,高新科技产业等新经济的发展,相对于传统产业,更需要稳定的政策支持与强大的资金配套,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产业引导资金,也是海外较为常见的模式。
         
在业内看来,进入四季度,地方将围绕新经济加码布局新基建、新消费,智能制造等有望迎来更大力度支持。
         
“目前看社会资本对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的投资热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在政策激励和需求拉动下,这些新的市场领域有发展前景,能提高企业投资回报水平。”刘向东说。
         
在高瑞东看来,新经济覆盖面非常广泛,涉及一、二、三产业,包括高精尖科技产业、传统工业制造的产业升级,以及农村产业与现代科技的更新融合。由于第二产业准入门槛较低、盈利机制较为成熟,目前社会资本主要集中于投资传统工业制造的产业升级环节。“不过,在推动新经济项目落地过程中,不仅要依赖顶层设计,也要注意保障配套财政、税收、资金、知识产权保护的落实,快速响应研发、生产、销售等生产链全流程中遇到的问题。”
         
刘向东则提醒,在推进新经济项目中需注意避免一窝蜂上项目,一刀切定政策,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引导投资健康发展,降低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提升有效投资,推动高品质建设,使新建供给有效适配已升级的需求。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19日 16:18
         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电  停泊、垃圾回收、船舶污水回收、岸电以及生活超市、船员宿舍、健身房……10月18日,长三角首个功能俱全的内河航运综合性水上服务区,上海宣桥水上服务区投运。这是上海市首个内河航运综合性水上服务区。《上海市内河水上服务区设置技术导则》也于当天发布。
 
         
据了解,宣桥水上服务区地处上海市“一环十射”——水上高速公路大芦线航线大治河段,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连接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主通道的必经之地。
 
         
上海市交通委指出,宣桥水上服务区运营启动仪式和《上海市内河水上服务区设置技术导则》的发布,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将着眼主动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探索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政策和制度。
 
         
该水上服务区在传统油品供应基础上,结合集岸电、光伏、储能和充电桩于一体的“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系统,为服务区提供绿色清洁的电能,实现停靠船舶电能替代,助力“绿色港口”建设。而生活超市、船员宿舍、健身房功能俱全的生活服务区域,也为长期在水上工作的船员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
 
         
当天发布的《上海市内河水上服务区设置技术导则》,是今后上海内河航运综合服务区建设的指导性、规范性文件,它对水上综合服务区建设提出了包括停泊、垃圾回收、船舶污水回收、岸电必备功能、加油、生活用品购买、应急救助、公共浴室的基本服务功能和拓展功能以及远期预留服务功能等要求。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宣桥水上服务区项目的示范效应,以及《上海市内河水上服务区设置技术导则》的逐步实施,可逐渐实现上海市港口岸电全覆盖,探索适合于港口低碳建设的商业模式,助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也为上海内河航运提升服务管理能级,乃至长三角区域内河航运建设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探索。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16日 14:38
         自8月25日东方航空APP和铁路12306APP全面实现系统对接,“空铁联运”产品正式上线以来,广大旅客在国庆、中秋双节通过该产品出行人数不断增加,旅客从中得到更多出行便利。(10月15日  中国交通新闻网)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自古以来就是民生要义、经济命脉、社会基石,维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重托。“飞机+高铁”成功“牵手”,一站式、点对点的组合服务新模式让出行愈发便捷,旅行更加精彩。
  
         
经常旅行的人们或许会有这样的感慨:民航和铁路虽然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旅客需要分别在航空、铁路购票端口预订机票、火车票的购票方式。在两个交通方式中独立购票,既费时又费力极其不方便。“空铁联运”产品推出后,旅客可根据意愿,自行选择航班与高铁进行自由组合,在APP上轻松完成全部预订流程。
  
         
早在2018年,民航与铁路有关单位就签署《推进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完善空铁联运基础设施、创新空铁联运产品、提升空铁联运服务、扩大空铁联运信息共享、推动空铁联运示范工程5个方面展开合作,促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耳熟能详的话,道出了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地方,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国家,富裕和繁荣都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在人们日渐追求更新更快的交通方式之下,空铁联运更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仅可以丰富区域之间的彼此联系,更可以促进彼此间经济的发展,实现良好的正向促进作用。
  
         
“飞机+高铁”出行新模式在为旅客提供空地综合运输一体化服务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网络建设,答好“交通强国”的时代课题。此次“空铁联运”产品正是两大集团推进铁路和民航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做出的创新举措,对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提升机场、高铁站的辐射范围,提高民航、铁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论铁路、民航或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服务旅客都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航与铁只有继续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为旅客提供高效的出行服务,不断提升广大旅客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民航与高铁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民航+高铁”将为中国特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巨大的实践与理论创新空间。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1月6日 10:59
         短期,市场进入“避险模式”,热点持续性跟不上其轮动性速度。今日,近期较热的市场热点(汽车、白酒等)熄火,两市个股普跌,航运板块逆势走高,证券、半导体、光刻胶等板块回暖。
 
         
年初,不少人预计,疫情影响下,全球贸易预期下滑,航运业将是首当其冲被殃及的一个行业。然而,自二季度(7月份)以来,航运价格逆风上涨,美西航线运价较年初上涨近三倍,中国出口至欧美的国际集装箱海运价格也在6个月内实现翻番。
 
         
除此之外,中国港口协会最新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沿海港口集装箱业务进一步提速。10月份,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1%,增速创今年新高。其中,外贸增长11.9%,较上月加快3.3个百分点;内贸同比增长9.0%,较上月明显提速。
 
         
海运物流旺季,带来了产业链投资机会。与前段时间纺织板块的上涨逻辑类似,当境外大笔纺织订单由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转至国内时,纺织板块也在那段时间迎来一波上涨。
 
         
进入第四季度货运物流旺季,以及中美、中欧航线复航,预计集装箱运输需求再迎一波增量,提振集运价格。与此同时,近期市场也一直存在集装箱短缺的问题。(欧美澳港口塞港降低集装箱流通效率,集运箱紧缺状态至少持续半年,短时间内难以回国,进出口错配进一步加剧供不应求,集装箱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集装箱概念股可参考:重庆港九、招商港口、中集集团、淮河能源、盐田港、厦门港务、中远海发、大连港、上港集团、外高桥、ST安通、宝馨科技、宁波港、珠海港、天津港、锦州港、中远海能、海航科技。
 
         
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海运板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获得市场发展机会。一是境外疫情仍不可控,导致欧美制造业产能停滞;另外,加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美国家居民消费能力较为强劲,助推对远东制造业的需求;第三,圣诞即将来临,市场新增备货需求,上述原因决定市场盈利的向上弹性仍较为显著。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1月2日 10:02
         “我们是杨浦海事局‘海巡01021’执法艇,请减速慢行接受检查!”10月29日下午,凛冽的江风中,杨浦海事局执法人员乘坐巡逻艇对一艘满载砂石料的内河船舶进行突击检查。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改善黄浦江水域的通航环境,保障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顺利召开,杨浦海事局正以内河船舶涉海运输专项整治为重点,在辖区水域开展通航安全集中治理行动,并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会议精神,迅速开展辖区航运公司走访、国内航行船舶现场检查以及督促落实公司船舶安全自查等活动。
 
远程巡航+现场打击
 
力保“零错漏”
 
         
“发现可疑船舶‘永XX’轮,请迅速前往登船检查!”近日,杨浦海事局指挥中心在开展分时电子巡航、进行风险船舶筛查过程中发现“永XX”轮航行轨迹异常,经过AR系统分析和船舶历史航行数据比对后,执法人员确认该轮疑点重重,旋即联系殷行海巡执法大队轮艇,指派执法大队前往现场实施检查。
 
         
执法人员登轮后发现,该船装载约6500吨黄沙,船体外观锈迹较多,结合指挥中心提供的数据,执法人员初步判断该船可能涉嫌海上运输,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船方起初抱有侥幸心理,所有船员统一口径、拒不承认违法犯罪的事实。随后,执法人员找到两个不同型号AIS设备的遥控器和一套闲置的设备连接线,并以此为线索找到了船方藏匿的第二套AIS设备,发现该船使用私自编造的AIS九位码信息,并确认多名船员的大数据行程涉及在福建沿海从事非法运输。多重证据面前,船方最终承认非法从事海上运输、“一船多码”等严重违法事实。执法人员随后对该轮进行详细检查,查出该轮存在10余项违规缺陷,包括配员不足等重大安全隐患,遂依法对该轮采取滞留措施。
 
         
“我局充分发挥远程预警侦察结合现场拦截打击联动机制,对内河船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等严重影响黄浦江通航环境的安全隐患保持全天候监控和严厉打击态势。”相关负责人称,杨浦海事局辖区支流港口密布、弯头码头众多、油品液货船及大型邮轮往来频繁、航道安全保障压力大,作为保证进博会期间黄浦江安全形势的重要环节,杨浦海事局也在辖区水域联合友方单位展开联合执法行动,以多方合力严惩违法行为。
 
多方联合+重点整治
 
织牢“安全网”
 
         
“各船舶请注意……”10月24日下午,进口船舶随着涨潮逐渐增多,一场在杨浦海事局辖区开展的联合安全整治行动也拉开了帷幕,小潮汛的提前到来也给此次行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行动由上海海事局牵头协同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局联合展开,杨浦海事局在此次活动中联合各方力量以高频宣传、电子巡航普查、AIS核查、分段检查、拉网排查、重点筛查等方式为重点,分区段、分水域开展行动,重点查处未按照规定航路航行、未保持AIS正常工作状态、超宽靠(系)泊、进出港未如实报告、未按规定保持船容船貌规范整洁、直接向黄浦江水域排放洗舱水等违法行为。
 
         
在杨浦大桥水域执法过程中,海事执法人员通过现场AIS轨迹查询和回放,发现一艘干舷偏高的散货船“鑫XX”轮外壳锈迹严重且未满载,查询发现该船AIS信息形迹十分可疑、存在时间点断层情况,但在航迹轨迹上却又“巧妙”衔接,现场执法人员初步判断该轮可能涉嫌海上运输,并立即登轮实施现场核查。核查起初,船方不承认不配合,执法人员随即通过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搜集取证。经过长达1小时的取证对质,船方最终承认违法事实并交出隐藏的AIS设备。随后,执法人员查实该轮还涉嫌严重缺员、内河船涉海运输等违法行为,目前此船已被扣押立案。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内河船的设计、建造是依据内河船设计建造规范,其储备浮力、结构、设施、设备均不满足海上安全航行条件。因而涉海运输存在巨大的风险,极易引发水上交通事故。近年来,内河船舶为追求利益、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的情况日益猖獗,内河船涉海运输专项整治活动已经成为保障黄浦江通航安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联合各方力量展开执法行动是提升打击力度、强化打击威慑力的有效举措。
 
持续高压+精准研判
 
护航进博会
 
         
据悉,自10月20日部海事局部署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重点开展涉海运输内河船舶集中整治后,杨浦海事局便在辖区迅速展开了专项整治活动,仅今年10月,就已开展4次联合执法行动,出动执法艇16艘、执法人员48人、巡查船舶332艘次、核查AIS开启情况208艘次,登轮检查12艘次,查处违法行为36艘次。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杨浦海事局将进一步加强辖区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海上运输治理,持续高压打击内河船舶涉海运输,强化区域联动、片区合作、形成多部门监管合力,严守关键水域、关键时段和关键环节,做到发现一艘、查扣一艘、严惩一艘,进一步压缩涉海运输内河船舶的生存空间,保障水上安全形势稳定;同时,还将加强信息搜集和研判,加大水域巡航、电子巡航力度,设置拦截线,白天严格监控、夜间部署拦截,并对可能存在接收内河船舶运输建筑材料的码头单位进行重点监管,及时掌握新变化、搜集新情况、判断新动向,对违法船舶进行精准打击,全力保障“进博会”期间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稳定。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29日 16:5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10月28日消息,京沪高铁试点“静音车厢”的讨论还未休止,上海地铁里最近张贴出了“使用电子设备时禁止外放声音”标识。原来,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12月1日就要正式实施,禁止电子设备外放,上海地铁也要“静音”。
         
今年4月1日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以及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其中,包括不允许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骑行平衡车、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办法”如何在不同城市真正“落地”,讨论正在进行。
         
上海地铁回应:处罚并无支持,会有操作上的难处
         
上海交通委官网公开信息显示,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上海市地铁运营管理中心客运市场部副经理陈悦勤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说,的确听到了很多正面的反馈声音,市民对具体实施都很期待。
         
关于具体执行,陈悦勤坦言,“我们也很难。”《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是守则,而非法条,希望乘客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要求,共同维护轨道交通乘车秩序。对地铁运营管理方来说,“管理”上的“难点”也显而易见。陈悦勤说,《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虽明确了乘客进站、乘车须遵守的相关要求,但对违反要求后的处罚并无明确的裁量基准,运营单位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光有呼吁没有支撑,其实我们普遍还是会有操作上的难度。”地铁运营方希望今后能够在《上海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给予支撑,对违反守则后的处罚操作进行明确。
         
武汉地铁“禁止外放”近一月:违者可罚50—200元
         
10月1日,新修订的《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自今年4月1日国家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来,武汉成为第一个施行新修订《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城市。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安保部执法管理室主任刘磊对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介绍,10月1日至27日,连续27天,武汉地铁执法人员、巡查人员共发现地铁内不文明行为228起,其中电子设备外放的有30起。执法人员发现类似情况,会采取劝阻、宣传的方法,如果对方不听,也可以根据《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65条相关规定罚款处罚,可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不过,刘磊说,在过去近一个月中,被执法者都相对配合,还没有开出过任何相关的罚单。
         
刘磊说,《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乘客对“电子设备禁止外放”的知晓度和讨论明显增多,而地铁里的“外放声”明显比过去减少很多。
上周末,京沪高铁发布公告,将试点“静音车厢”服务: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现在,还没有人享受过这项服务,京沪高铁说,此项服务最早于12月23日起开启试点。
         
法律专家:地方法规才可能有“罚则”,制度需要有“牙齿”
         
一面是《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即将实施,地铁管理方对管理效力的担忧,一面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明确约定了相应罚金。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分析说,《守则》也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规则,能否最终实现,更多考量的是乘客的意识和素质。关于“静音”的规范如果写到地方法规当中,法律效力更高,可以设计罚款之类的处罚。相对来说,“乘客守则”是规范性文件,无法设定行政处罚,只能劝阻,不能罚款。“最终,一方面要看有没有相应制度,一方面希望制度还是有‘牙齿’的”。岳屾山说。
         
有网友担心“静音车厢”也无法以法律约束乘客行为,岳屾山表示,“静音车厢”是乘客自愿选择的,选择时就知道应遵守什么样的秩序,不遵守就属违约行为。当然,乘警或者乘务员无法驱赶不遵守的乘客下车,但是如果成年人在“静音车厢”发出太多噪音,乘务人员劝阻无效,确实干扰了社会秩序,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
         
岳屾山说,法律不是万能的,在“静音”的话题面前,如果不是严重违反行为,对社会秩序没有巨大破坏的话,人们也还是要调节内心力量来约束。
         
社会学者顾骏:“静音车厢”是“示范”不是“特区”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平时经常乘坐上海地铁,他在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中表示,相信《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的执行效力。他认为,这份规则是合理的,就会得到绝大多数乘客的支持,绝大多数做到的话,少部分暂时没有做到的人也会被带动和影响。
         
关于“静音车厢”,顾骏指出,公共场合尽量不要打扰别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在公共场合“安静”是非常合理的诉求,而未来可能落地的“静音车厢”不应该成为“特区”,应该起到“示范性”作用。更多的乘客可能会慢慢习惯“静音”状态。
         
从全社会来讲,当公共运营部门提出共同目标,社会成员在共同接受的情况下可以从中享受到好处,对于社会上的“负面”现象也应该从正面去管理,“引导”的意义不容忽视。“引导”与“规则”双管齐下,有助于公共生活中出现更良好的局面。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26日 15:26
         10月21日,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2020)隆重开幕。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员会与华为联合举办的“智慧城市轨道主题论坛”上,华为正式发布面向行业的智慧城市轨道解决方案,围绕“重建连接”、“重建平台”、“打造智慧”打造城市轨道智慧之路。
城市轨道云2.0智能城市轨道解决方案发布仪式
 
         
与“知人论世”携手绘制智慧城市铁路蓝图
         
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进步,也为交通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今年的“新基础设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统交通设施与数字新技术融合的蓝图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规划。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于2020年3月发布了《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描绘了建设智慧城市轨道交通“1-8-1-1”的宏伟蓝图。城市轨道交通正朝着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体验。
 
         
华为中国政企交通事业部总经理陆在主题论坛上致辞称,华为积极投资建设智慧城市轨道,成为交通行业的“知识分子”,专注重塑连接、重构平台、打造智慧、持续努力。行业客户在智慧城轨建设领域先行一步,不断创新探索,不断打造行业ICT解决方案的创新和竞争力,以“跑一张图、行一张脸”的先进理念打造智慧城轨蓝图,加速推进。
 
         
华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交通解决方案部负责人陆宇春进一步阐述了5G、云、AI等ICT新技术正在重塑世界,智能城轨是必然趋势,但也是一个持续迭代的建设过程,城轨基础设施数字化是根本保证,业务流程数字化是必由之路。华为数字平台可以为智能城轨建设提供坚实基础,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实现城轨行业的创新应用;5G和F5G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提供高可靠性、低延迟、大带宽的下一代网络管道;智能计算赋予edge强大的AI计算能力,实现车站、大门、扶梯的智能开发;机器视觉的软件定义遍布智能相机,满足地铁站厅、站台等全场景视频监控的需求。
         
深入核心场景,华为智能城轨解决方案大举发布
         
华为通过将客流、交通流和每一条城市轨道交通业务流程数字化,导入数据湖,进行智能管理,帮助建设智能城市轨道交通,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以数字智能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优质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城市轨道交通从“运营地铁”跨越到“运营地铁”,从“单一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企业”转变为“基于城市轨道运营的城市运营商”,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为乘客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华为智能城市轨道解决方案,自下而上,围绕“重塑连接”、“重构平台”、“打造智慧”展开:
重塑连接,建立新一代智能通信网和有线承载网,支持云平台、大数据等应用,融合有线和无线的发展,实现线路和网络层面的综合调度运行。
         
重建平台,基于城市轨道云平台构建肥沃的城市轨道数字平台,整合数据,降低成本
目前,华为和深圳地铁已经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基于5G、AI、视频、大数据等技术,围绕地铁生产、运营、运维、管理场景,开发了包括智能建设、智能客运、智能运维等子场景的智能城轨解决方案,实现远程监控和风险预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发布数据价值,引领城轨行业走向智能演进。
 
 
         
一朵花独自不是春天,但一个多彩的春天充满了花园。华为围绕“平台生态”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个OpenLab开放实验室,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基于产业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性等技术的开发环境,推动建设、运营、运维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创新。未来,华为希望与更多的城市轨道交通业主和行业员工携手,汇聚更多的行业精英,共同打造更加繁荣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生态。作为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知识分子”,华为将始终与行业客户和合作伙伴一道,帮助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转型,为交通电力和“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
         
华为在城轨领域服务过70多个城市和170多条城市轨道;城市轨道云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标准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其中,LTE-M引领行业车地通信新时代;多业务综合承载传输方案已经成为业界的最佳选择;云视频监控方案已成功服务20多条线路。华为将过去30年积累的技术和能力与城市铁路行业的需求相结合,专注于提供连接和数字平台,并与合作伙伴合作,创建最佳智能城市铁路场景解决方案。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