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宝6注册代理-全自动打捆机网

新宝6注册代理-新宝6代理登录

新宝6注册首页   新宝6注册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8月30日 15:14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地方政府陆续下发风、光指标分配方案。截至目前,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苏、河北、天津、陕西、甘肃等13省(区、市)公布了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方案,其中已明确的风、光保障性并网规模89.34GW。本网特将各省方案重点内容梳理如下,以供新能源开发企业参考。  
 
        
一、山西
 
        
文件名称:山西省能源局《关于做好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障性并网规模及要求:2021年、2022年山西省需新增风电、光伏发电并网规模1120万千瓦。朔州市2019年光伏发电竞价项目全部按承诺投产时间全容量并网,给予奖励20万千瓦装机总规模,由朔州市能源局自主择优另行确定上报。晋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山西国际能源、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山西神头发电有限公司,在2019年光伏发电竞价中有项目按承诺投产时间全容量并网,并积极带动了山西省光伏相关产业发展,分别给予奖励10万千瓦装机规模,由企业直接上报。晋北三市暂不考虑风电竞配项目,其余地市风光发电项目规模按2:8比例申报。
 
        
重点内容:
 
        
1、优先支持利用电厂现有土地及升压站和送出线路建设项目、利用已投产新能源项目升压站及送出路线扩建项目。
 
        
2、对已完成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并通过验收的集团公司,优先安排;
 
        
3、优先支持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重点帮助县、太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项目;
 
        
4、鼓励光伏+农业、林业、建筑、交通、水利等行业融合发展;
 
        
5、鼓励利用采煤沉陷区、盐碱地、荒山荒坡等区域开展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类项目。
 
        
6、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四市,建议项目在安全前提下配置10%及以上的储能设施。  
 
        
二、内蒙古
 
        
文件名称:《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障性并网规模及要求:2021年计划新安排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380万千瓦,其中蒙西地区330万千瓦、蒙东地区50万千瓦。蒙西、蒙东地区每个盟市推荐上报参与竞争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规模总和分别不得超过150万千瓦、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体规模上限为30万千瓦、下限为10万千瓦,升压站和外送线路均已建好的扩建项目下限5万千瓦。新安排集中式风电项目620万千瓦,其中蒙西地区440万千瓦、蒙东地区180万千瓦。蒙西、蒙东地区每个盟市推荐上报参与竞争的集中式风电项目规 模分别不得超过200万千瓦、150万千瓦。集中式风电项目申报单体规模上限为50万千瓦、下限为10万千瓦。申报规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盟市,该盟市申报项目均不受理。
 
        
重点内容:
 
        
1、申报主体。一是各企业独立申报,二是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等组成多种形式的联合体进行申报,单个联合体中参与组合的企业个数不超过两家。
 
        
2、在沙漠地区、采煤沉陷区、煤矿露天矿排土场(未经修复和恢复生态功能的)建设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申报材料中应提出明确、量化的治理效果,承诺综合利用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开展并接受监督、检查和验收。
 
        
3、申报项目采用的主要设备应满足《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并具有一定先进性(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8%和20.5%,一年内衰减不高于2.5%,后续年内衰减不高于0.5%),优先支持具备高技术含量和行业影响的光伏融合发展模式。电化学储能容量应为不低于项目装机容量15%(2小时),充放电不低于6000次(90%DOD),单体电芯容量不低于150Ah,需具备电芯型式试验报告,需采用先进消防系统,配置能量管理系统;若为物理储能、光热储能或其他储能形式,调峰功率和容量不低于上述电化学储能方案的相同效果。
 
        
三、安徽
 
        
文件名称:《安徽省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保障性并网规模及要求:除存量项目外,本次全省新增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600万千瓦,分两次进行竞争性配置。2021年用于竞争性配置的光伏项目并网规模400万千瓦,第一次竞争性配置150万千瓦、第二次竞争性配置250万千瓦;2021年用于进行竞争性配置的光伏项目并网规模100万千瓦,全部用于第二次竞争性配置。
 
        
重点内容:
 
        
1、2020年底前已核准且在核准有效期内的风电项目、2019年和2020年平价风电光伏项目,以及竞价光伏项目等存量项目,直接纳入保障性并网项目范围。
 
        
2、纳入保障性并网规模的存量项目应按照承诺时限建成并网,未按时完成并网和全容量并网的,将回收未使用的保障性并网规模,并对投资主体实施相应惩戒。
 
        
3、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电网企业保障并网接入。其中,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各市发改委会同市供电公司做好备案、电网接入等管理工作。
 
        
4、光伏申报项目需具有与乡镇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签订的开发投资协议和与土地权属单位或权属人签订的土地租赁协议;申报项目应于2022年底前并网发电,2023年6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单个申报项目规模原则上不超过20万千瓦;已上报国家的两个一体化项目不参与本次申报,代国家政策明确后另行开展。
 
        
5、光伏项目自建储能电站须不迟于发电项目投运。合建共享或者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配置电化学储能的按照省能源局关于集中式储能建设有关要求执行。储能电站连续储能时长1小时,循环次数不低于6000次,系统容量10年衰减不超过20%。不得采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式新建储能项目。  
 
        
四、江苏
 
        
文件名称:《江苏省发改委关于做好2021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
 
        
重点内容:
 
        
1、全力推动光伏发电与建筑、乡村振兴、农业、 交通等产业融合,一方面是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在新建工商业企业建筑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试点;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光伏+”综合利用,推动光伏与农业大棚、鱼塘水面、沿海滩涂、采煤塌陷区、沿线公路设施、大数据中心等产业融合发展。另外,对于利用铁路沿线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沿线设施等建设的量多面广的光伏发电项目,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要简化备案程序。
 
        
2、按照保障化并网项目与市场化并网项目分类,2021年1月1日之后的光伏项目(户用除外)需要通过竞争性配置纳入保障性并网规模,或落实市场化并网条件后纳入市场化并网范围,具体条件另行通知。
 
        
3、2020年12月31日(含)之前已核准且在核准有效期内的风电项目、2019年和2020年平价风电和光伏项目、以及竞价光伏项目直接纳入保障性并网项目范围。风电项目必须于2022年底前并网,光伏项目必须于2021年年底前并网,未在规定时限内并网的平价项目,将不再纳入江苏省保障性并网范围。
 
        
4、加快建立可再生能源项目库,强化与土地利用、生态环保、城乡规划等规划对接,对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全面勘查评估,准确掌握各县区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开发资源、开发时序等。
 
        
五、天津
 
        
文件名称:天津市发改委《2021-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和2021年保障性并网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障性并网规模及要求:按照“优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通过竞争配置等方式确定纳入保障性并网规模的项目。通过竞争方式纳入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的集中式项目要在核准一年之内开工建设,分散式风电则需在两年之内建成投产,分布式光伏自备案之日起应在一年内建成投产,纳保项目原则上应在2021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产。
 
        
重点内容:1、申报纳入天津市2021~2022年开发建设方案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应与属地政府签署相应投资开发协议,有明确项目场址且签署土地租赁协议,或取得相关手续获取、政策支持性文件等。
 
        
2、单体容量超过50MW的项目,应承诺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储能设施或提供相应的调峰能力。其中,光伏发电项目承诺储能配比不低于项目装机容量的10%(连续储能时长不低于1小时),风电项目不低于15%,储能设施须在发电项目并网后两年内建成投运。
 
        
3、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管理,自公布之日起,应在一年内实质性开工建设(以开展支架基础施工为标志)。不能按期开工的,取消建筑资格,已取得的电网接入手续废止,且半年内不得再次申报接网。
 
        
4、所发电量全部自用或以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利用建筑物、构筑物屋顶及附属设施或在企业自有厂区内建设的“全额上网”光伏发电项目,不需纳入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由各区自行管理,相关项目信息及时报发改委备案。项目自备案之日起,应在一年内建成投产。
 
        
5、2020年底前已核准且在核准有效期内的风电项目、2019年和2020年平价、竞价光伏发电项目,具备建设条件的,直接纳入保障性并网规模。
 
        
6、新增“全额上网”的集中式风电、分散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竞争方式纳入保障性并网规模。
 
        
7、新增“所发电量全部自用”或“以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的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利用建筑物、构筑物屋顶及附属设施或在企业自有厂区建设的“全额上网”光伏发电项目,由各区自行管理,直接纳入保障性并网规模。
 
        
8、通过竞争方式纳入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的项目原则上应在2021年12月21日前建成投产。  
 
        
8月9日,天津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天津市2021-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方案的公示,共计36个项目入围建设项目名单,其中光伏项目总容量4.32GW,风电项目0.98GW。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8月27日 08:35
         近年来,灵璧县锚定百亿轴承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抢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安徽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政策机遇,持续完善发展规划与产业规划,提升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轴承产业转移的能力,初步走出了一条通过承接轴承产业转移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坚持规划引领。该县高站位谋划“百亿级轴承产业集聚基地”,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按照“园中园”的思路,选聘专业队伍,高标准编制《灵璧县百亿级轴承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和《灵璧县机械电子制造产业园(轴承产业园)建设规划》。同时,出台《灵璧县加快轴承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把轴承产业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来打造,为轴承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提高承载能力。遵循“先厂房、后供地”思路,提前预留2000亩轴承产业发展用地,近期提供700亩土地保障大型龙头企业入驻。目前已建成轴承产业园(一、二期)200亩,甬灵达、四联精工已签约入驻,部分厂房已交付使用。谋划启动占地400余亩的轴承产业孵化中心,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
 
         
加速产业集聚。围绕轴承产业,坚持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推进产业集聚。目前已入驻海纳百川轴承、顺通钢管轴承等19家轴承企业。基本形成以轴承钢、轴承套圈、保持架、热处理、轴承组装等专业化分工明确、配套能力强的完整产业链条,初步建成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轴承产业集群。
 
         
强化要素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银企对接,创新担保方式,设立轴承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投入5000万元,专项支持轴承企业融资贷款及担保业务风险防控,激励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力度,已先后为5家轴承企业办理贷款3200万元。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人才及项目合作渠道;摸排灵璧籍在外从事轴承工作人员,建立轴承产业工人信息库,利用大数据点对点进行宣传招聘。在合肥工业大学技师学院灵璧分院开设5个轴承专业班,进行订单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8月23日 10:40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在“力争到2021年底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以上”这一冲锋号的带动下,从中央到地方,多项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科技创新,成为了占据核心要塞的一步棋。
 
         
市场化激励机制先行——强化人才引领,瞄准关键技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破垄断、填补空白,以改革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是国有资本的天然使命所在。
 
         
2021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完成率等主要经济指标上,均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为何能有如此成绩?答案离不开对科技创新的专注。
 
         
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肇雄介绍,中国电科发挥央企力量,在关键电子元器件、电子功能材料等领域填补空白,体系化布局网信事业发展,全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突破高端芯片、核心器件、制造装备等领域一系列制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技术。
 
         
亮眼成绩的取得,不仅来源于对自主创新使命的坚守,也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变革。据了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国电科引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开展岗位分红、项目分红、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员工跟投等实践,探索建立研究院所与产业公司之间协同发展和利益反哺机制,进一步畅通了从“科研成果”到“生产力”转化的大动脉。
 
         
特别是在人才激励方面,中国电科不乏“大手笔”。优化分配结构,对高层次人才和关键核心人才工资总额实行全额单列,国家科技奖获奖单位工资总额奖励最高可达2亿元,部分“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实施工资总额备案制。
 
         
从公司层面到个人层面的全方位激励,犹如撒下了一把催化剂,助力创新之火熊熊燃烧。
 
         
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800千伏柔直穿墙套管在南方电网昆柳龙直流工程成功投运,成为国企改革赋能创新的又一例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直流输电关键设备、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外方。现在,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世界第一,实现了关键设备器件自主可控。”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副总经理郝志杰介绍。
 
         
通过改革攻坚加快科技自立步伐,是中央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的责任担当。郝志杰表示,过去一些“不敢想”的激励措施,给科研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科技体制改革结出越来越多的硕果。
 
         
“根据协议制薪酬,我要完成成果转化、产品研发等量化考核指标,薪酬中绩效部分占比达80%,干得越好,工资越高。”南网数研院人工智能专家梁凌宇说。
 
         
据了解,南网数研院是全球首家数字电网研究院,2019年成立以来,通过协议薪酬等市场化手段大力引进行业高端人才。梁凌宇被引进两年来,带领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完成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多项科研攻关。
 
         
“我们将锚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这个目标,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南方电网公司创新部总经理林志波说。“十四五”期间,该公司将在大容量储能、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石油为激发企业活力,公司设立了首席科学家,薪酬待遇比照公司总经理标准执行;中国一汽以创新水平定绩效和奖励,对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爆款产品开发和管理创新效果明显的给予高绩效和专项奖励;中国一重推动薪酬分配向高科技研发等五类岗位人员倾斜,并对“大国英才”“大国工匠”“首席技能大师”实行年度津贴……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在制度优化、人才激励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战略性投资重组——优化整合资源,凝聚创新实力
 
         
国资布局的调整优化,自始至终都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之一。
 
         
以中国电科为例,强化在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布点”“成线”“控面”,推进项目、资金等要素一体化配置,累计投入127亿元,谋划推动40项重大任务落地实施,形成“上下贯通、逻辑一体”业务体系,有效提升集团整体业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近日,中国普天整体无偿划入中国电科,成为中国电科的全资子公司。据了解,此次重组旨在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与通信工业制造体系有效融合,实现产研结合,放大重组效能,促进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体系化能力贯通,有力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
 
         
国企改革一直在路上。不仅央企在探索优化重组,地方也在试水整合共赢。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相继迸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玉柴国六发动机、柳工欧维姆预应力技术等一批高、精、尖“广西制造”“广西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改革,先后组建了一批自治区级投融资平台公司和产业集团,大力支持建筑施工、钢铁、铝、电力、工程机械、汽车等传统优势企业改革,通过加快战略性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整合内外部资源等方式,不断提高国有企业产业集中度。改革重组激发活力、形成合力,最终实现了经济与科技的双丰收。
 
         
在化工领域,类似的变化也在发生。从化工大国到化工强国,我国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日前,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成立中国中化,旨在整合科研资源、供应链、市场渠道,提升企业活力,进一步加快原始创新步伐。
 
         
实施重组后,中国中化将聚合创新要素、打造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在核心领域建设高水平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与市场紧密对接。目前集团拥有29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
 
         
通过资源配置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布局,战略性投资重组是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提升创新资源整合程度,有助于企业补齐自身短板,激发原始创新能力,特别有利于一些交叉领域的创新发展。
 
         
导向性顶层设计——优化考核要求,鼓励“坐冷板凳”
 
         
未来国有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哪?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分析,“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国外技术压制与封锁,实现技术自主自立。而推动央企、国企持续创新的关键,在于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而对于短期难以看到回报、未来产出也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科研投入,对于有业绩考核的企业来说,往往并非首选。那么,如何破除企业对于科研攻关的畏难情绪,打消“不愿投”“不敢投”的顾虑?
 
         
这就要从顶层设计着手。今年年初,国资委表示将把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突破列入央企业绩考核范围,把央企的科研投入视同利润进行考核;对重大项目、创新项目、创新团队给予工资总额单列。
 
         
国资委的决心,给了企业很大的信心。日前,在央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下一步,要紧盯企业自主创新深化改革,着力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英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力度,扎实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不仅有考核指挥棒的导向,还有“真金白银”的激励。据媒体报道,为推进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国资委将印发《关于系统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建设的意见》。其中,首次将前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纳入支持范围,对增选院士以及引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取得重大实效的企业进行考核加分,鼓励企业通过建立创新基金、科研奖励性后补助等方式丰富研发资金来源。
 
         
地方也在积极行动。在高新技术转移转化走在前列的西安高新区,今年3月发布了《西安高新区关于支持硬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在硬科技企业上市、研发投入、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提供9亿元以上专项资金支持。其中包括:每年为10家以上硬科技上市企业设立1亿元以上专项资金,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择优对100家规模企业给予研发投入奖励,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择优对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按照不同发展阶段予以支持。同时对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核心技术研发转化、硬科技创新人才支持等分别设立每年1亿元专项资金。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逐步推进,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把解决“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致力于成为科技攻关重地、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特区”。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8月20日 16:12
         为加快实施农机“两大行动”,助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关于印发江苏省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建设指引的通知》(苏农机〔2021〕15号),计划从今年起在全省开展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工作。
 
         
“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建设400个以上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其中,2021年拟建设100个左右,原则上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以上,每个设区市建设10个左右,下半年计划评价认定全省首批示范基地(园区)。请市县按照建设指引,本着“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典型引路”原则,加快部署推进示范基地(园区)建设,积极争创全省首批示范基地(园区),推动我省农机化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文件要求,围绕选址科学、设施宜机、装备配套、机艺融合、机信融合、保障有力等方面开展基地和园区的建设。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9月9日 17:34
         9月8日,中国机械联组织召开“全国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会”。会议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机械工业“十四五”规划部署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分析机械行业产业基础与产业链发展现状,交流工作,提出思路,扎实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不断深入,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以现场会议+线上直播方式进行。中国机械联会长王瑞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中国机械联会领导薛一平、陈斌、于清笈、杨学桐、赵驰、宋晓刚、张克林,系统在京协(学)会及事业单位党政负责同志,中国机械联工作总部部门负责人,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工业报及行业新闻媒体记者等百余人出席现场会。京外系统单位负责人,各省(区、市)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线上会议。
 
         
会上,工信部苗长兴巡视员在致辞中,对当前打好“两化”攻坚战的重要性;对在“十四五”开局之时,机械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组织召开“两化”攻坚战推进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对下一步机械行业打好“两化”攻坚战,从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从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和要求。
 
         
执行副会长薛一平代表中国机械联发布了《关于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说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维新做了大会交流发言。王瑞祥会长作了题为《全力打好“两化”攻坚战,实现机械工业“十四五”良好开局》的讲话。
 
         
王瑞祥会长在讲话中,首先从打好“两化”攻坚战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当前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等三个方面,强调了要提高对打好“两化”攻坚战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其次从共性基础技术原创性能力薄弱、支撑不力;关键零部件供给能力不足、对外依存度高;高端产品和工艺领域差距较大、储备不足;产业链断点堵点较多、存在“卡脖子”风险;产业的“软实力”建设较弱、经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五个方面,剖析了机械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大而不强以及“两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聚焦攻坚的短板弱项、全面推动落实《指导意见》实现预期目标,强调了四项重点任务: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两化”攻坚的谋划。各单位要把“两化”攻坚战作为“十四五”开局和新征程起步的重点工作,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摆上议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工作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牢攻坚的思想基础。要把《指导意见》作为工作遵循和重要抓手,紧密结合本行业、本企业实际,认真研究找准存在的短板和瓶颈,着力稳增长、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做出详细安排。要坚持融合发展理念,与上下游企业共同解决断链堵链和协调不畅的问题。要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促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关注市场和企业需求,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服务、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协同共进的工作体制机制。
 
         
二是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努力取得突破。要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的原则,针对国家重点需求、重大工程和关键领域中的“卡脖子”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法和路径。要坚持创新驱动,做好补齐短板、锻造长板的总体规划,形成产学研用的攻关机制,加快取得突破。要积极探索以链式方案解决短板问题,主要针对基础产品和可靠性差、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协同能力弱等问题,促进产业链信息、资源、设计、生产共享,实现稳链固链和优链。要坚持以生产制造为主线,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链式突破。要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链式创新机制,确保机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三是注重培育和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优势作用。全行业要树立产业链思维,运用政府政策和行业服务平台,积极构建主配携手、上中下游联动的企业生态圈。要重点针对中小企业“小散多软”等问题,通过骨干企业产品辐射、技术示范、知识输出、市场应用等核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和能力提升。要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深度培育,发挥品牌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培养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大力宣传具有独特优势的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使之成为“配套专家”。
 
         
四是加强基础工作平台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要更好发挥行业经济信息统计分析平台功能,奠定攻坚的经济基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各类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出改进加强的思路举措。要结合机械产业“两化”发展的现状,前瞻性地做出行业标准化的具体工作计划。要努力完善行业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加强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大力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要在政策与市场信息咨询、基础工艺与技术服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可操作的措施办法。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和发展大势,引导企业运用国际通用规则,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要积极为推进装备制造与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供有效服务。中国机械联和各管理型行业组织,要在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于清笈执行副会长主持会议,并在会议小结中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认真传达学习和广泛宣传会议精神,凝聚共识、汇集力量;二是结合《指导意见》部署要求、工信部领导讲话精神和王瑞祥会长强调的四项重点任务,认真进行工作对标,切实抓好落实;三是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机械行业“两化”攻坚有行动、见实效。
 
         
会上,全文印发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和王瑞祥会长讲话。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9月6日 15:37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之一,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2021年9月2-7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致辞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将提高开放水平,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今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落实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战略部署,凸显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在9月3日的“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高峰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琦联合发布了《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在理清数字贸易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数字贸易发展和规则制定的现状和趋势,展现了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探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中国为推进国际数字贸易合作所付出的努力,并就进一步推进规则制定、完善全球数字贸易治理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报告》分析了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最新态势。2020年,服务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同比下降20%,而数字服务贸易受影响较小,占服务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至62.8%,一年时间提升11.5个百分点,涨幅超过过去十年总和。数字贸易规模快速扩大、重要性持续提升,为产业数字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运营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和全新挑战。
 
         
《报告》研究了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最新情况。中国是为数不多的数字贸易领先的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开放、规划引导、法规保障、行业监管、创新发展试点建设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推动数字贸易开放发展与互利合作,持续改善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与市场环境。2020年,我国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达2947.6亿美元,相比2011年,规模基本实现翻番,年平均增长率达6.7%,高于同期服务贸易(4.4%)和货物贸易(2.7%),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前列。
 
         
《报告》梳理了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最新进展。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呈现出推进不平衡、路径多元化、规则碎片化等特点。在数字贸易领域形成广泛覆盖、公正透明、运行高效的规则体系,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各方博弈的焦点。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在数字贸易发展与规则制定上加强利益协调与磋商合作的重要性,并已开始付诸行动,有望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
 
         
《报告》提出了数字贸易开放合作、包容发展的若干建议。面对数字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世界各国应围绕数字贸易发展对国际规则提出的新要求,加强磋商、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防控风险,携手抢抓新机遇。要增进互信、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坚持开放包容、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原则,务实灵活地推进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标准对接,为数字贸易自由便利安全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9月3日 17:11
         近日,由马钢技术中心炼铁测绘团队自主研发的高炉风口在线检测系统在炼铁总厂1号高炉成功上线。由此标志着马钢铁前系统“智慧测绘”技术迈上新台阶。
 
         
揭榜挂帅,勇挑重担。高炉风口倾角变化,会直接扰乱煤气流分布、降低高炉下部调节作用及影响高炉长期稳定顺行,需要定期检测。此前沿用的由人工在风口平台通过检测仪离线检测的方式,存在检测周期长、数据准确性欠佳、工作环境温度高、煤气泄漏风险等问题,推进“离线到在线、人工到自动”的检测转换迫在眉睫。
 
         
面对这一棘手技术难题,技术中心炼铁测绘团队充分发挥炼铁技术研发主力军作用,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通过一年多的携手攻坚,成功研发出高炉风口在线检测技术。此项技术实施后取得多方成效,一方面实现高炉风口倾角实时在线测量,指导高炉炉况调整,提出风口中套合理使用周期及检修更换方案,预计年可降本600万元以上,为“智慧炼铁”提供了强劲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降低了高炉操作人员的工作风险、劳动强度,推进了本质安全建设。
 
         
“技术研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智慧测绘永远在路上。”技术中心炼铁测绘团队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奋勇争先,全力提升测绘服务水平,不断为精益高效贡献测绘力量。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9月2日 09:24
         2021年8月24日,由戴姆勒卡车、依维柯(IVECO)、沃尔沃集团、壳牌和道达尔能源等跨国公司组成的合作机制H2Accelerate发布最新白皮书《燃料电池卡车市场展望》(简称《展望》),明确了其对欧洲燃料电池卡车和氢能基础设施市场的预期,并探讨了为实现欧洲大陆卡车运输零净排放而需要推动的政策支持。
 
         
《展望》预计,为支持其脱碳目标,欧洲氢能卡车的部署计划未来将呈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索布局时期,从当前到2025年;第二阶段是工业规模化推广时期,从2025年到2028年;第三阶段是2028年后,即可持续增长时期。
 
         
《燃料电池卡车市场展望》白皮书: 2028年欧洲氢能卡车将进入“可持续增长期”
 
         
第一阶段:
 
         
首批数百辆氢动力卡车将得到应用,同时将使用目前已有的加氢站网络。《展望》指出,虽然在这一时期,现有的加氢站网络能够满足需求,但在此期间,新的加氢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也需要提上日程。
 
         
第二阶段:
 
         
氢动力卡车产业将进入规模化发展期。《展望》认为,这一时期,数以千计的车辆将被投入使用,且整个欧洲的加氢站网络将沿着关键运输走廊布局,成为欧洲持续发展的氢能市场的关键组成部分。
 
         
最后的可持续增长阶段:
 
         
在这一时期,规模经济的形成将有助于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价格,公共财政的支持将可以逐步撤销,从而专项可持续的支持政策。《展望》强调,实现这一愿景,需要卡车制造商、氢能供应商、车辆客户以及各欧盟成员国政府的共同推动。
 
         
据了解,为保障气候目标的实现,欧洲正积极寻求道路货运领域的转型。此前,欧洲多家大型卡车制造商承诺,2040年时将停止销售有排放的车辆,比原计划提前10年。在推动氢燃料卡车的应用方面,H2Accelerate的成员企业早已开始布局。早在2020年4月,戴姆勒就与沃尔沃集团签署了一项非约束性初步协议,旨在成立一家新合资企业,以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用于重型商用车辆及其他应用场景的燃料电池系统,在2025年前后实现重卡用燃料电池产品的量产。
 
         
今年5月,戴姆勒卡车与壳牌新能源公司透露,双方已签署一项协议,壳牌承诺为戴姆勒卡车出售给客户的重型卡车建设加氢站。该协议规定,壳牌将从2024年起,在荷兰鹿特丹港、德国科隆及汉堡的绿色氢气生产中心之间建设重型卡车加氢站。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此计划旨在不断扩大氢动力货运走廊,到2025年该走廊将覆盖1200公里,并在2030年时交付150个加氢站和大约5000辆梅赛德斯奔驰重型燃料电池卡车。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确信,如果要实现气候目标,就必须立即启动道路货运的脱碳行动,在介绍《展望》时,H2Accelerate的发言人本·马登表示:我们这份最新的白皮书表明了这一重要行业的参与者对扩大投资的承诺,并支持政策制定者采取必要措施促进这些投资。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9月22日 08:39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领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我国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期。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大都制定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正式吹响了进军新能源的号角。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六年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是181.3万辆、179.9万辆,增长均近2倍,发展势头良好。
 
         
不过,尽管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也诞生了比亚迪这样具有全球知名度的新能源车企,但正如肖亚庆所言,这一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在少数,众多车企的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高端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整个产业堪称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比如,今年国内单一新能源车型销冠是五菱宏光(参数丨图片)MINI EV,但这是一款微型纯电动小车,其技术含量和品牌知名度和特斯拉显然不在一个级别上。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但销量乏善可陈。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约有198家,其中150家是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注册成立。如果将电池、零部件等企业包括进来,目前我国约有33.2万余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登记在册。如此庞大的规模,即体现了当前新能源赛道的火热程度,也反映了当前这个行业依然处于野蛮生长的无序竞争状态,产业整合程度不高。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各地新能源汽车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马,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乘联会、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到2669万辆,而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万辆,企业产能严重闲置。2021年3月,江苏省发改委发文指出,近年来出现了个别新能源汽车项目违规建设生产,一些整车企业产能利用水平低下或闲置产能规模较大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对策。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汽车产业从弱小到强大,整合资源,去芜存菁,保留少数几个强势品牌是必然的趋势。在燃油车时代,美国只保留了通用、福特等若干品牌,新能源汽车要想走向成熟,未来也一定会遵循这样的规律。因此,在看到当前新能源汽车火热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引导一些龙头企业进行合并重组,加快“僵尸企业”的处理,减少产能闲置和资源浪费,加速整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打造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推动中国从新能源汽车大国向新能源汽车强国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恒大集团、宝能集团,二者都曾经在新能源汽车投入巨资,也在各地建设了大量生产基地,但迄今为止没有量产车型问世,而其债务危机也很难说和新能源领域的盲目投资没有关系。因此,推动新能源行业大整合,客观上也有利于避免类似现象再发生。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1年9月18日 10:40
         ABB 智慧电力业务位于意大利弗罗西诺内(Frosinone)的工厂实现了废弃物零填埋,提前14年实现了欧盟制定的 2035 年垃圾填埋率控制在 10%以下的循环经济目标。
         
         
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推动下,预计未来3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废弃物将从2016年的20亿吨跃升至34亿吨。全球约37%的废弃物在垃圾填埋场被处理1。长期以来,填埋一直是全球处理废弃物的常规方式,也是公认的不可持续的方式。填埋空间正在被耗尽,同时原本可以重新利用的填埋垃圾会在腐烂过程中产生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对气候产生影响。
 
         
ABB 弗罗西诺内工厂成立于 1969 年,是 ABB低压断路器卓越的开发和制造中心。这个占地15万平方米、拥有800名员工的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每年生产超过300万台断路器。作为一座“灯塔工厂”,它还被意大利政府选为数字化转型和工业 4.0 战略的示范项目。工厂通过促进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运营,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效率,实现废弃物零填埋是覆盖全厂的一个项目。
 
         
ABB正通过在全球各地的工厂部署废弃物减量和回收项目,稳步减少环境足迹,2013年至2020年期间废弃物总量减少27%。
 
         
ABB集团企业传播及可持续发展事务负责人司伟杰
 
         
保护自然资源是ABB 2030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支柱,在当地条件适用的情况下实现零废弃物填埋是我们明确的目标。ABB 弗罗西诺内工厂成为实现零生产废弃物的标杆,证明了我们的战略和循环运营模式取得了快速、切实的进展,超越了不可持续的 ‘获取、制造、丢弃’的生产模式。
 
         
ABB智慧电力业务单元总裁Giampiero Frisio表示 :
 
         
弗罗西诺内工厂的成功案例证明,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每个人的支持,废弃物零填埋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这是我们自2017年宣布零填埋目标以来的一个新里程碑,标志着我们正在引领整个生产链的积极变革,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员工培训对于教育、授权和建立正确的态度和文化以实现生产废弃物零填埋计划至关重要。培训的主题包括依照现行环境法规管理废弃物和废弃物分类的重要性。通过发动团队参与,提升废弃物区域管理的水平。
 
         
工厂对废弃物的分类和识别从源头抓起,在每个车间设有约150个不同的贴有标签的生产废弃物容器、纸板箱及塑料废弃物容器。废弃物编码数量和以往一样,但随着分类精细化程度的提高,废弃物的回收率也在提高。
 
         
ABB智慧电力业务弗罗西诺内工厂还在更多领域探索,推动可持续发展,如通过优化整个供应链流程、循环制造流程、减少运输以及增加塑料回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