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由上期所主办的第十八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航运分论坛在上海期货大厦举行。与会嘉宾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冲击,海运价格一涨再涨,中下游企业面临巨大压力,风险管理需求强烈,未来上期所和上海航运交易所合作推出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品种,将有助于增强集装箱运输业的有效定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我国国际贸易运输服务的主导权,促进航运市场健康发展。
推出航运指数期货时机已经成熟
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在论坛致辞时表示,从国际经验看,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密不可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在迈向全面建成的新阶段,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能级是深化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深化阶段,推出航运指数期货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直以来,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在协助航运业务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航运是全球贸易的载体,庞大的市场规模放大了运价波动对航运企业损益的影响。”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董爱华在会上说,“航运市场十分需要运价衍生品来作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航运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将为航运要素集聚和服务能级提升提供新的动力。”
上海航运交易所党委副书记姚伟福在会上表示,航运指数期货是现代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两个中心建设最佳的实践结合点,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市场层面上看,航运指数期货是保证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的最有效工具之一。航运指数期货通过套期保值、对冲风险,能有效为航运、贸易和货主企业提供避险工具,是保证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与畅通,金融服务于实体的重要手段与载体。
“当前,国际形势、地区局势以及新冠疫情发展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期货市场、航运市场未来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不会减少。”王凤海提到,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期所和上海航运交易所深入合作,航交所优化了标的指数,上期所设计了航运指数期货合约规则。研发中的航运指数期货是深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上期所将继续深化与上海航交所合作,围绕航运指数期货,推进航运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希望未来航运企业积极参与航运指数期货,有效利用衍生工具管理风险,共同促进航运市场行稳致远,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
后疫情时代国际货代物流机遇挑战并存
2020年以来,国际货代物流市场跌宕起伏,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和动荡的国际关系影响下,国际货代物流受到了强烈冲击。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副秘书长林备战在主题演讲时介绍,从国际货代物流市场总体来看,2020年1—3月行业下滑态势明显。2020年4月以后,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货代业开始逐渐上扬。
目前,集装箱贸易需求持续恢复,短期来看仍十分乐观。克拉克森研究(上海)总经理幸月提到,前期被抑制的部分需求释放,同时,商业补库存需求增加,而港口拥堵,近期苏伊士运河搁浅事件等因素造成物流中断短期不会缓解,仍对市场产生有利的影响,短期内支撑运费。
“中国国际货代物流服务于对外贸易,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国际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际供应链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在2020年疫情下,这个属性尤为突出。”林备战表示,国际货代对保障实现贸易畅通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定我国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国际物流和供应链基础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他介绍,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恢复经济正增长,使我国在全球货运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先机。全球疫情影响下,大量服务支出转化成商品支出,带来货量的持续增长。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出口看,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53%。在当前疫情下,总体来看,货运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同比大幅增长。
幸月也提到,中长期来看,全球集装箱贸易及需求正逐步正常化,虽然潜在的疫苗广泛接种预计将促进正常的经济活动,但逐渐转向服务消费可能使得这一过程并不顺利,过多的接触可能导致疫情反复。运力扩张仍处于良好的管控中,今明两年预计分别增长4%和2.1%。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后疫情时代,上游货主企业面临大量出口,下游船公司逐渐加强数字化、物流一体化,提升端对端的处理能力。行业在个性化服务、延伸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中蕴藏着很大机遇。
但同时,国内货代企业也面临巨大挑战。林备战表示,总体来看,国际市场总体运力紧张、空集装箱短缺、运价上涨等问题已成为普遍性问题,越南、印度、韩国等国也出现了运价快速上涨的情况,部分主要航线运价已超过我国。价格的不稳定或波动太大乃至一涨再涨,造成货源流失,货主寻找其他渠道和途径,造成货代企业业务流失等挑战,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航运指数期货有助提升集装箱运输业抗风险能力
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经理刘越在主题演讲时提到,航运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到市场运价。航运市场的运费波动剧烈,且不确定性强,即便是专业机构也很难对未来的市场做出准确判断,而相关指数衍生品可以为市场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避险工具。
据刘越介绍,海运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90%,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每年的运费规模上千亿美元。从上海航交所发布的SCFI指数2009年10月至今的数据看,上海出口至欧洲航线最高为5000美元/TEU,最低为205美元/TEU,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5倍。“这样的波动对稳定物流链是非常不利的。而航运指数期货交易通过套期保值、对冲风险,能有效为航运相关企业提供避险工具,也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他说。
“货代是代表货主利益,是托运人,是集装箱运力的需求方。不同货主对集装箱需求不同,导致货主与班轮公司谈判时只能一对一商议。货主和货代都是分散的,无法形成合力来提高对班轮公司的议价能力。”林备战坦言,未来上期所和上海航运交易所合作推出集装箱运价指数期货品种,为货代物流提供舱位、运价保障服务,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运输服务中的主动权,有助于提升集装箱运输业的有效定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得外贸企业愿意多签订CIF合同,提升我国国际贸易运输服务的主导权。
当前,中国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运作锁定成本的意识在增强。国泰君安期货公司产业服务研究所研究员黄柳楠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一季度,就有14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相关公告,较上年增长翻倍。在他看来,航运指数期货推出后,航运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就可以锁定海上运输成本,把不确定变为确定,并进一步获得定价权。例如,如果担心航运市场上涨,可买入套保,若市场真的上涨,则做多者将在航运指数期货上盈利,对冲运价上升的风险;反之,如果担心航运市场下跌,需要锁定运力订单利润,则可以卖出套保,若市场真的下跌,将在航运指数期货上盈利,对冲运价下跌的风险。由于在航运产业链上的定位不同,船东一般做空以锁定利润、货主一般做多以控制成本。
“实际上,上市航运指数期货也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需要。”刘越表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突破在现代高端航运服务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点则在于资源配置能力的建设。航运指数期货正是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建设最有效的结合点,既是现代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金融配置资源的重要载体,将成为建设全球领先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最具有节点性、标志性、可量化的任务。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