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宝6注册代理-全自动打捆机网

新宝6注册代理-新宝6代理登录

新宝6注册首页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19日 16:18
         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电  停泊、垃圾回收、船舶污水回收、岸电以及生活超市、船员宿舍、健身房……10月18日,长三角首个功能俱全的内河航运综合性水上服务区,上海宣桥水上服务区投运。这是上海市首个内河航运综合性水上服务区。《上海市内河水上服务区设置技术导则》也于当天发布。
 
         
据了解,宣桥水上服务区地处上海市“一环十射”——水上高速公路大芦线航线大治河段,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连接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主通道的必经之地。
 
         
上海市交通委指出,宣桥水上服务区运营启动仪式和《上海市内河水上服务区设置技术导则》的发布,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将着眼主动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探索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政策和制度。
 
         
该水上服务区在传统油品供应基础上,结合集岸电、光伏、储能和充电桩于一体的“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系统,为服务区提供绿色清洁的电能,实现停靠船舶电能替代,助力“绿色港口”建设。而生活超市、船员宿舍、健身房功能俱全的生活服务区域,也为长期在水上工作的船员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
 
         
当天发布的《上海市内河水上服务区设置技术导则》,是今后上海内河航运综合服务区建设的指导性、规范性文件,它对水上综合服务区建设提出了包括停泊、垃圾回收、船舶污水回收、岸电必备功能、加油、生活用品购买、应急救助、公共浴室的基本服务功能和拓展功能以及远期预留服务功能等要求。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宣桥水上服务区项目的示范效应,以及《上海市内河水上服务区设置技术导则》的逐步实施,可逐渐实现上海市港口岸电全覆盖,探索适合于港口低碳建设的商业模式,助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也为上海内河航运提升服务管理能级,乃至长三角区域内河航运建设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探索。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16日 14:38
         自8月25日东方航空APP和铁路12306APP全面实现系统对接,“空铁联运”产品正式上线以来,广大旅客在国庆、中秋双节通过该产品出行人数不断增加,旅客从中得到更多出行便利。(10月15日  中国交通新闻网)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自古以来就是民生要义、经济命脉、社会基石,维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重托。“飞机+高铁”成功“牵手”,一站式、点对点的组合服务新模式让出行愈发便捷,旅行更加精彩。
  
         
经常旅行的人们或许会有这样的感慨:民航和铁路虽然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旅客需要分别在航空、铁路购票端口预订机票、火车票的购票方式。在两个交通方式中独立购票,既费时又费力极其不方便。“空铁联运”产品推出后,旅客可根据意愿,自行选择航班与高铁进行自由组合,在APP上轻松完成全部预订流程。
  
         
早在2018年,民航与铁路有关单位就签署《推进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完善空铁联运基础设施、创新空铁联运产品、提升空铁联运服务、扩大空铁联运信息共享、推动空铁联运示范工程5个方面展开合作,促进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耳熟能详的话,道出了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地方,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国家,富裕和繁荣都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在人们日渐追求更新更快的交通方式之下,空铁联运更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仅可以丰富区域之间的彼此联系,更可以促进彼此间经济的发展,实现良好的正向促进作用。
  
         
“飞机+高铁”出行新模式在为旅客提供空地综合运输一体化服务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网络建设,答好“交通强国”的时代课题。此次“空铁联运”产品正是两大集团推进铁路和民航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做出的创新举措,对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提升机场、高铁站的辐射范围,提高民航、铁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论铁路、民航或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服务旅客都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航与铁只有继续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为旅客提供高效的出行服务,不断提升广大旅客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民航与高铁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民航+高铁”将为中国特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巨大的实践与理论创新空间。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1月6日 10:59
         短期,市场进入“避险模式”,热点持续性跟不上其轮动性速度。今日,近期较热的市场热点(汽车、白酒等)熄火,两市个股普跌,航运板块逆势走高,证券、半导体、光刻胶等板块回暖。
 
         
年初,不少人预计,疫情影响下,全球贸易预期下滑,航运业将是首当其冲被殃及的一个行业。然而,自二季度(7月份)以来,航运价格逆风上涨,美西航线运价较年初上涨近三倍,中国出口至欧美的国际集装箱海运价格也在6个月内实现翻番。
 
         
除此之外,中国港口协会最新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沿海港口集装箱业务进一步提速。10月份,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1%,增速创今年新高。其中,外贸增长11.9%,较上月加快3.3个百分点;内贸同比增长9.0%,较上月明显提速。
 
         
海运物流旺季,带来了产业链投资机会。与前段时间纺织板块的上涨逻辑类似,当境外大笔纺织订单由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转至国内时,纺织板块也在那段时间迎来一波上涨。
 
         
进入第四季度货运物流旺季,以及中美、中欧航线复航,预计集装箱运输需求再迎一波增量,提振集运价格。与此同时,近期市场也一直存在集装箱短缺的问题。(欧美澳港口塞港降低集装箱流通效率,集运箱紧缺状态至少持续半年,短时间内难以回国,进出口错配进一步加剧供不应求,集装箱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集装箱概念股可参考:重庆港九、招商港口、中集集团、淮河能源、盐田港、厦门港务、中远海发、大连港、上港集团、外高桥、ST安通、宝馨科技、宁波港、珠海港、天津港、锦州港、中远海能、海航科技。
 
         
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海运板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获得市场发展机会。一是境外疫情仍不可控,导致欧美制造业产能停滞;另外,加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美国家居民消费能力较为强劲,助推对远东制造业的需求;第三,圣诞即将来临,市场新增备货需求,上述原因决定市场盈利的向上弹性仍较为显著。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1月2日 10:02
         “我们是杨浦海事局‘海巡01021’执法艇,请减速慢行接受检查!”10月29日下午,凛冽的江风中,杨浦海事局执法人员乘坐巡逻艇对一艘满载砂石料的内河船舶进行突击检查。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改善黄浦江水域的通航环境,保障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顺利召开,杨浦海事局正以内河船舶涉海运输专项整治为重点,在辖区水域开展通航安全集中治理行动,并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会议精神,迅速开展辖区航运公司走访、国内航行船舶现场检查以及督促落实公司船舶安全自查等活动。
 
远程巡航+现场打击
 
力保“零错漏”
 
         
“发现可疑船舶‘永XX’轮,请迅速前往登船检查!”近日,杨浦海事局指挥中心在开展分时电子巡航、进行风险船舶筛查过程中发现“永XX”轮航行轨迹异常,经过AR系统分析和船舶历史航行数据比对后,执法人员确认该轮疑点重重,旋即联系殷行海巡执法大队轮艇,指派执法大队前往现场实施检查。
 
         
执法人员登轮后发现,该船装载约6500吨黄沙,船体外观锈迹较多,结合指挥中心提供的数据,执法人员初步判断该船可能涉嫌海上运输,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船方起初抱有侥幸心理,所有船员统一口径、拒不承认违法犯罪的事实。随后,执法人员找到两个不同型号AIS设备的遥控器和一套闲置的设备连接线,并以此为线索找到了船方藏匿的第二套AIS设备,发现该船使用私自编造的AIS九位码信息,并确认多名船员的大数据行程涉及在福建沿海从事非法运输。多重证据面前,船方最终承认非法从事海上运输、“一船多码”等严重违法事实。执法人员随后对该轮进行详细检查,查出该轮存在10余项违规缺陷,包括配员不足等重大安全隐患,遂依法对该轮采取滞留措施。
 
         
“我局充分发挥远程预警侦察结合现场拦截打击联动机制,对内河船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等严重影响黄浦江通航环境的安全隐患保持全天候监控和严厉打击态势。”相关负责人称,杨浦海事局辖区支流港口密布、弯头码头众多、油品液货船及大型邮轮往来频繁、航道安全保障压力大,作为保证进博会期间黄浦江安全形势的重要环节,杨浦海事局也在辖区水域联合友方单位展开联合执法行动,以多方合力严惩违法行为。
 
多方联合+重点整治
 
织牢“安全网”
 
         
“各船舶请注意……”10月24日下午,进口船舶随着涨潮逐渐增多,一场在杨浦海事局辖区开展的联合安全整治行动也拉开了帷幕,小潮汛的提前到来也给此次行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行动由上海海事局牵头协同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局联合展开,杨浦海事局在此次活动中联合各方力量以高频宣传、电子巡航普查、AIS核查、分段检查、拉网排查、重点筛查等方式为重点,分区段、分水域开展行动,重点查处未按照规定航路航行、未保持AIS正常工作状态、超宽靠(系)泊、进出港未如实报告、未按规定保持船容船貌规范整洁、直接向黄浦江水域排放洗舱水等违法行为。
 
         
在杨浦大桥水域执法过程中,海事执法人员通过现场AIS轨迹查询和回放,发现一艘干舷偏高的散货船“鑫XX”轮外壳锈迹严重且未满载,查询发现该船AIS信息形迹十分可疑、存在时间点断层情况,但在航迹轨迹上却又“巧妙”衔接,现场执法人员初步判断该轮可能涉嫌海上运输,并立即登轮实施现场核查。核查起初,船方不承认不配合,执法人员随即通过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搜集取证。经过长达1小时的取证对质,船方最终承认违法事实并交出隐藏的AIS设备。随后,执法人员查实该轮还涉嫌严重缺员、内河船涉海运输等违法行为,目前此船已被扣押立案。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内河船的设计、建造是依据内河船设计建造规范,其储备浮力、结构、设施、设备均不满足海上安全航行条件。因而涉海运输存在巨大的风险,极易引发水上交通事故。近年来,内河船舶为追求利益、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的情况日益猖獗,内河船涉海运输专项整治活动已经成为保障黄浦江通航安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联合各方力量展开执法行动是提升打击力度、强化打击威慑力的有效举措。
 
持续高压+精准研判
 
护航进博会
 
         
据悉,自10月20日部海事局部署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重点开展涉海运输内河船舶集中整治后,杨浦海事局便在辖区迅速展开了专项整治活动,仅今年10月,就已开展4次联合执法行动,出动执法艇16艘、执法人员48人、巡查船舶332艘次、核查AIS开启情况208艘次,登轮检查12艘次,查处违法行为36艘次。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杨浦海事局将进一步加强辖区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海上运输治理,持续高压打击内河船舶涉海运输,强化区域联动、片区合作、形成多部门监管合力,严守关键水域、关键时段和关键环节,做到发现一艘、查扣一艘、严惩一艘,进一步压缩涉海运输内河船舶的生存空间,保障水上安全形势稳定;同时,还将加强信息搜集和研判,加大水域巡航、电子巡航力度,设置拦截线,白天严格监控、夜间部署拦截,并对可能存在接收内河船舶运输建筑材料的码头单位进行重点监管,及时掌握新变化、搜集新情况、判断新动向,对违法船舶进行精准打击,全力保障“进博会”期间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稳定。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29日 16:5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10月28日消息,京沪高铁试点“静音车厢”的讨论还未休止,上海地铁里最近张贴出了“使用电子设备时禁止外放声音”标识。原来,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12月1日就要正式实施,禁止电子设备外放,上海地铁也要“静音”。
         
今年4月1日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以及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其中,包括不允许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骑行平衡车、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办法”如何在不同城市真正“落地”,讨论正在进行。
         
上海地铁回应:处罚并无支持,会有操作上的难处
         
上海交通委官网公开信息显示,12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正式实施。其中新增了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上海市地铁运营管理中心客运市场部副经理陈悦勤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说,的确听到了很多正面的反馈声音,市民对具体实施都很期待。
         
关于具体执行,陈悦勤坦言,“我们也很难。”《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是守则,而非法条,希望乘客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要求,共同维护轨道交通乘车秩序。对地铁运营管理方来说,“管理”上的“难点”也显而易见。陈悦勤说,《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虽明确了乘客进站、乘车须遵守的相关要求,但对违反要求后的处罚并无明确的裁量基准,运营单位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光有呼吁没有支撑,其实我们普遍还是会有操作上的难度。”地铁运营方希望今后能够在《上海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给予支撑,对违反守则后的处罚操作进行明确。
         
武汉地铁“禁止外放”近一月:违者可罚50—200元
         
10月1日,新修订的《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自今年4月1日国家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来,武汉成为第一个施行新修订《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城市。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安保部执法管理室主任刘磊对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介绍,10月1日至27日,连续27天,武汉地铁执法人员、巡查人员共发现地铁内不文明行为228起,其中电子设备外放的有30起。执法人员发现类似情况,会采取劝阻、宣传的方法,如果对方不听,也可以根据《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65条相关规定罚款处罚,可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不过,刘磊说,在过去近一个月中,被执法者都相对配合,还没有开出过任何相关的罚单。
         
刘磊说,《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乘客对“电子设备禁止外放”的知晓度和讨论明显增多,而地铁里的“外放声”明显比过去减少很多。
上周末,京沪高铁发布公告,将试点“静音车厢”服务: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现在,还没有人享受过这项服务,京沪高铁说,此项服务最早于12月23日起开启试点。
         
法律专家:地方法规才可能有“罚则”,制度需要有“牙齿”
         
一面是《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即将实施,地铁管理方对管理效力的担忧,一面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明确约定了相应罚金。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分析说,《守则》也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规则,能否最终实现,更多考量的是乘客的意识和素质。关于“静音”的规范如果写到地方法规当中,法律效力更高,可以设计罚款之类的处罚。相对来说,“乘客守则”是规范性文件,无法设定行政处罚,只能劝阻,不能罚款。“最终,一方面要看有没有相应制度,一方面希望制度还是有‘牙齿’的”。岳屾山说。
         
有网友担心“静音车厢”也无法以法律约束乘客行为,岳屾山表示,“静音车厢”是乘客自愿选择的,选择时就知道应遵守什么样的秩序,不遵守就属违约行为。当然,乘警或者乘务员无法驱赶不遵守的乘客下车,但是如果成年人在“静音车厢”发出太多噪音,乘务人员劝阻无效,确实干扰了社会秩序,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
         
岳屾山说,法律不是万能的,在“静音”的话题面前,如果不是严重违反行为,对社会秩序没有巨大破坏的话,人们也还是要调节内心力量来约束。
         
社会学者顾骏:“静音车厢”是“示范”不是“特区”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平时经常乘坐上海地铁,他在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中表示,相信《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的执行效力。他认为,这份规则是合理的,就会得到绝大多数乘客的支持,绝大多数做到的话,少部分暂时没有做到的人也会被带动和影响。
         
关于“静音车厢”,顾骏指出,公共场合尽量不要打扰别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在公共场合“安静”是非常合理的诉求,而未来可能落地的“静音车厢”不应该成为“特区”,应该起到“示范性”作用。更多的乘客可能会慢慢习惯“静音”状态。
         
从全社会来讲,当公共运营部门提出共同目标,社会成员在共同接受的情况下可以从中享受到好处,对于社会上的“负面”现象也应该从正面去管理,“引导”的意义不容忽视。“引导”与“规则”双管齐下,有助于公共生活中出现更良好的局面。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0月26日 15:26
         10月21日,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2020)隆重开幕。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员会与华为联合举办的“智慧城市轨道主题论坛”上,华为正式发布面向行业的智慧城市轨道解决方案,围绕“重建连接”、“重建平台”、“打造智慧”打造城市轨道智慧之路。
城市轨道云2.0智能城市轨道解决方案发布仪式
 
         
与“知人论世”携手绘制智慧城市铁路蓝图
         
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进步,也为交通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今年的“新基础设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统交通设施与数字新技术融合的蓝图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规划。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于2020年3月发布了《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描绘了建设智慧城市轨道交通“1-8-1-1”的宏伟蓝图。城市轨道交通正朝着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体验。
 
         
华为中国政企交通事业部总经理陆在主题论坛上致辞称,华为积极投资建设智慧城市轨道,成为交通行业的“知识分子”,专注重塑连接、重构平台、打造智慧、持续努力。行业客户在智慧城轨建设领域先行一步,不断创新探索,不断打造行业ICT解决方案的创新和竞争力,以“跑一张图、行一张脸”的先进理念打造智慧城轨蓝图,加速推进。
 
         
华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交通解决方案部负责人陆宇春进一步阐述了5G、云、AI等ICT新技术正在重塑世界,智能城轨是必然趋势,但也是一个持续迭代的建设过程,城轨基础设施数字化是根本保证,业务流程数字化是必由之路。华为数字平台可以为智能城轨建设提供坚实基础,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实现城轨行业的创新应用;5G和F5G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提供高可靠性、低延迟、大带宽的下一代网络管道;智能计算赋予edge强大的AI计算能力,实现车站、大门、扶梯的智能开发;机器视觉的软件定义遍布智能相机,满足地铁站厅、站台等全场景视频监控的需求。
         
深入核心场景,华为智能城轨解决方案大举发布
         
华为通过将客流、交通流和每一条城市轨道交通业务流程数字化,导入数据湖,进行智能管理,帮助建设智能城市轨道交通,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以数字智能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优质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城市轨道交通从“运营地铁”跨越到“运营地铁”,从“单一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企业”转变为“基于城市轨道运营的城市运营商”,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为乘客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华为智能城市轨道解决方案,自下而上,围绕“重塑连接”、“重构平台”、“打造智慧”展开:
重塑连接,建立新一代智能通信网和有线承载网,支持云平台、大数据等应用,融合有线和无线的发展,实现线路和网络层面的综合调度运行。
         
重建平台,基于城市轨道云平台构建肥沃的城市轨道数字平台,整合数据,降低成本
目前,华为和深圳地铁已经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基于5G、AI、视频、大数据等技术,围绕地铁生产、运营、运维、管理场景,开发了包括智能建设、智能客运、智能运维等子场景的智能城轨解决方案,实现远程监控和风险预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发布数据价值,引领城轨行业走向智能演进。
 
 
         
一朵花独自不是春天,但一个多彩的春天充满了花园。华为围绕“平台生态”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个OpenLab开放实验室,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基于产业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性等技术的开发环境,推动建设、运营、运维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创新。未来,华为希望与更多的城市轨道交通业主和行业员工携手,汇聚更多的行业精英,共同打造更加繁荣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生态。作为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知识分子”,华为将始终与行业客户和合作伙伴一道,帮助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转型,为交通电力和“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
         
华为在城轨领域服务过70多个城市和170多条城市轨道;城市轨道云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标准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其中,LTE-M引领行业车地通信新时代;多业务综合承载传输方案已经成为业界的最佳选择;云视频监控方案已成功服务20多条线路。华为将过去30年积累的技术和能力与城市铁路行业的需求相结合,专注于提供连接和数字平台,并与合作伙伴合作,创建最佳智能城市铁路场景解决方案。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1月16日 14:38
         央广网深圳11月14日消息,全国内河船舶船员证书电子化系统正式启动试点运行,深圳海事局率先签发全国首份内河船舶船员电子证书,标志着全国内河船舶船员证书电子化取得突破。
         
据介绍,深圳海事局作为全国海事系统授权试点运行内河船员证书电子化系统的单位之一,相继提出了船员证书电子化建设思路和技术方案,全程参与了该系统的试点功能测试,为全面推广内河船舶船员证书电子化打下坚实基础。
         
内河船舶船员电子证书的启用,是深圳海事局继2019年7月22日签发启用全国首张休闲旅游船舶驾驶证电子证书后,在船员证书电子化应用和推广上先行示范的最新成果,是深圳海事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海事作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又一重要举措。
         
内河船舶船员电子证书融合了签发和监管数据,有效解决了纸质证书存在遗失、损毁可能以及携带不便等问题,在为船员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将节省大量行政管理成本。电子证书还强化了防伪功能,有利于快速甄别、及时查处无证开船等重大违法行为,为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1月13日 09:53
         “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6.3%,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万亿元。”——11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唐登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上透露了一个重要数据。他表示,在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经济体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实至名归,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并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展现出强大的韧劲和潜力,中国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引擎”。
         
今年以来,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曲线图也出现了先抑后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一度出现两位数下降;二季度GDP增速跃升至3.2%;三季度GDP增速加快至4.9%,多个指标实现年度首次转正。
         
根据目前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在主要经济体中,我国的经济是恢复最快、发展最好的。今年10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而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机构也都纷纷上调对我国经济增长预期。
         
笔者认为,这份特殊时期的经济成绩单,彰显了中国经济在困难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的强大韧性,这份韧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强大的消费动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有效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
         
“十三五”以来,我国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60%以上,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中国的内需和消费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坚实保障。
         
同时,消费升级发展态势明显,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享受型消费快速增长,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的快速发展,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刚刚过去的“双11”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强大的消费动能:数据显示,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23:59,2020天猫“双11”成交额达到4982亿元,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超过2715亿元,均再次创下销售规模新纪录。
         
其次,外贸外资逆势增长,超预期表现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在全球经济感受阵阵“寒意”,全球贸易显著放缓之时,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的超预期表现让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为之一振:三季度我国进出口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这三项关键指标创下了季度历史新高。
         
第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向好,新兴领域动能增强,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
         
今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增速都比上半年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加快2.8个百分点。网上购物、直播带货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兴需求非常旺盛。5G建设、轨道交通这些新基建、新消费的带动作用也在增强。可以看出,新经济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新动能的支撑作用凸显,市场主体激发新活力也带动了经济的新发展活力。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新动力,也是全球经济复苏增长的动力源。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1月11日 09:5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
 
         
台湾海峡两岸间海上运输是特殊管理的国内航线。根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等有关规定,经市场需求分析论证,我局定于2020年11月开展一次新增台湾海峡两岸间海上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资质和运力综合评审工作,拟评审新增2艘3000—6000载重吨(3000≤船舶载重吨≤6000)、1艘10000—15000载重吨(10000≤船舶载重吨≤15000)的化学品船(油品/化学品船)以及1艘5000—7000立方米的液化气船从事海峡两岸液体危险货物运输。
 
         
综合评审参评范围为在中国大陆登记注册的航运公司,且须以其自有(持股51%以上)的在中国大陆登记的船舶参加综合评审。综合评审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技术咨询服务单位组织开展。综合评审工作按照《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调控综合评审办法》组织实施,申报企业须根据《申请企业情况综合评审表》填报《综合评审申请材料》,上述材料可在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http://wtis.mot.gov.cn)“通知公告”栏内下载。
 
         
请通知各辖区内有新增海峡两岸液体危险货物运输运力需求的航运公司在11月23日前将申请材料书面报我局,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010-65292636,传真:010-65292638,邮箱:sys637@mot.gov.cn。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浏览次数:
日期:2020年11月9日 10:05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建造领域持续发力。继发布悬臂式智能装卸平台之后,11月2日,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上线测试了又一创新成果——轨道交通多功能合一的智能轨道作业车。
 
         以AI技术为核心,通过自移动轨道作业车搭载工业机器人,完成诸如自动识别并抓取疏散平台板就位、自动放敷电线电缆至沿线电缆支架、隧道壁全自动流水线打孔作业、多专业隧道限界扫描成像、接触轨安装位置监测等多个工艺工序。该作业车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灵活的产品设计方案,既可整车集成,也可分功能按模块组合。
 
         
据介绍,该作业车自带发电动力,单人控制,操作流程简单,使用稳定可靠。经测算,使用该智能轨道作业车,将大幅减少打孔、敷设电缆等的施工人员。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供变电工程使用该智能轨道作业机车,预计将可节省约300万元人工成本。智能轨道作业车的推出将改变国内地铁建设大幅依靠人力的现状,将大幅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建造质量,同时提升地铁运营的智能化水平,为公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据了解,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该装备集成多种传感器,配置高速工业线阵相机+智能图像分析软件,实现轮行状态下的数据收集,实时记录图像,并由中央处理器综合分析,下达指令、发布预警和报警,执行打孔、搬运、引导、轮行、吸尘等多种类型的动作。
 
         
“我们的创新愿景是建造领域的‘城铁智慧工程’。”城铁分公司总经理夏永涛表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引领下,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城铁分公司在轨道交通行业将不断提升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水平,努力打造绿色智能的轨道交通。
参与调查

所属类别: 行业新闻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